就业是民生之本、发展之基,也是残疾人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,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。过去五年,凉山州残联紧紧织牢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网,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利,开展一系列就业创业技能培训,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,多措并举,力促残疾人稳岗就业。
走进西昌市望隆汽车修理有限公司,工人们正在车间内忙着给汽车检查、维修、保养。蔡刚也是其中一员,因为患有腿部残疾,以前找工作四处碰壁,2006年,州残联对接有关企业,为他在修理厂找到了工作。
蔡刚:“我现在主要工作就是修车、收工具,现在工资每个月有3000多,也很好,企业对我们也非常关心。”
据了解,这家公司现有16名残疾员工,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35%左右,在机修班组和后勤保卫等多个岗位上工作,平均月工资都在三四千元,在这里,他们既增加了收入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西昌市望隆汽车修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龙雨:“我们尽可能的是分配他们比较力所能及的工作,相对劳动力比较轻松一点的工作,在发展的过程当中,我们企业也想尽更多的社会责任,尽可能的努力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。”
为扩大残疾人就业规模,提高就业质量,提升残疾人就业技能,州残联还积极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。去年5月,州残联与西昌市琢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共同开办雕刻技能培训班,通过免费培训,残疾人学员们均已不同程度掌握了玉石雕刻技艺,成功就业后,薪资也能保证在3000元至8000元不等。
西昌市琢如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校长许忠:“我们在残疾人的心理建设和技能技艺提升方面,做了很多的努力,所以我们的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,它是可以通过这项技艺,拿到他应有的尊重和他应有的薪酬。”
对接企业,技能培训,帮助残疾人成功就业,只是州残联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一个缩影。过去五年,凉山州残联紧紧织牢残疾人就业服务保障网,切实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的权利。我州78160名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中,已有55515人实现了就业,精准实施各类残疾人就业创业补贴政策,48069人次残疾人得到灵活就业补贴,6288名残疾人得到一次性创业补贴。大力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,为3930名残疾人开展了盲人保健按摩、C5驾驶技能、彝绣、电子商务、南红玛瑙雕刻等培训,为41259名困难残疾人或重度残疾人家庭成员提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。加大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,重点打造和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致富带 头人示范户30户,推动建成2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。大力开展各类就业活动。
接下来,州残联将进一步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、帮助残疾人提高就业技能,对有就业条件、就业需求、就业年龄段未就业的残疾人,开展针对性的培训,实现人岗相适的充分就业,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更为充分的服务和保障。
记者:杨梦宇 江铜